|
《创新气象:倒逼银行求突破》 |
|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6日 来源: | |
(一)以其更便利、更实惠、更高效的服务模式,倒逼银行致力草根金融
直销银行以互联网技术及多样电子自助设备,突破传统银行服务限制,展现了三大服务优势:
一是服务时间长,不受空间局限,成为“永不下班的银行”,扩大了服务辐射面,方便了客户服务;
二是将用于维系固定网点巨额成本让利给客户,使客户得到更多"服务实惠",吸引更多民众加入办理直销银行业务大军;
三是客户可直接通过网络、电话或邮件来完成业务交易,大大节省了交易时间,享受更快捷银行服务。
直销银行服务优势,对整个银行业带来了一种压力,高成本、低效率的银行服务不仅受社会诟病,而且银行业发展的路会越走越窄。
为此,直销银行可加速中国银行业实现三大经营转变:
其一,转变既有思维定势,敢于经营模式创新,一切以方便民众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创造更加适合广大普通民众的金融服务方式,让民众分享现代金融科技成果。
其二,转变“官办衙门”作风,自降身价,“两眼向下”,消除客户身份歧视,把所有客户当成上帝,在服务上实行“公平”的“国民待遇”。
其三,转变效益观念,把自身经营效益融入社会效益之中,减少不合理服务收费,实行贷款利率优惠,让广大民众都有能力、也愿意参与银行业务和投资理财活动,聚集人气,获得源源不断发展动力。
(二)以其更灵活、更细化、更特色的服务方式,倒逼银行用心特色经营
直销银行突破服务呆板、千篇一律服务方式的不足,充分凸现了四大服务长处:
一是服务差异性更明显。为客户提供多层次需求金融产品,将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保险等金融服务资源进行整合,为客户群提供符合其习惯、满足其需求的金融服务。
二是服务自主性更突出。为客户提供满足个性化特征的精细化金融产品,让客户根据自身特点搞定金融服务。
三是服务内容更丰富。既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专属化金融产品,也为客户提供更加开放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平台。
四是服务渠道更灵活。采取“互联网平台+直销门店”相结合的渠道服务模式,满足客户全面、立体、多样的、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金融需求。直销银行服务模式凸显的服务长处,对整个银行业来说,既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启发,开辟灵活多样、切合客户消费需求的特色金融服务方式和品种,银行业经营前途才会越来越光明。
为此,直销银行可加速中国银行业实现三大经营转轨:
其一,加快经营模式转轨,从过去贪大求洋、过度同质竞争中解脱出来,推进金融方式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并对消费市场进行细分,实行差异化、精细化经营,打造特色精品银行。
其二,加快增长方式转轨,从追求数量规模扩张向追求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丰富化转变,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其三,加快管理理念转轨,推进业务从“大而全”向“小而精”转轨,致力业务“精、新、尖”,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避免陷入同质竞争怪圈。
(三)以其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的服务取向,倒逼银行适应市场竞争
直销银行宗旨是打造简便、亲民、惠民的银行经营服务模式,其价值取向是让利于民,打造"贫民银行",呈现两大服务趋向:
一是经营定位坚持面向大众零售客户和小微企业客户,并为客户群体带去更有价值的服务;打破了传统银行在资源分配方面倾斜大客户、大城市等做法,有效改变金融服务生态;
二是直销门店建设优先支持服务需求旺盛、服务供给薄弱的地区,有效提高直销银行服务覆盖能力,将先进的服务带给更多普通百姓和小微企业。直销银行这种服务取向告诉银行业,只有实现银行服务覆盖社会普通大众,才能植根民众心中,更具市场竞争力。
为此,直销银行可加速中国银行业致力于贫民化服务取向,并实现两大观念突破:
其一,加快银行服务“扁平化”社会进程,坚持银行服务大众化方向,把主要精力从服务高端客户向服务普通中低端客户倾斜,不能让银行业务吊死在几棵“大树上”,将银行业务真正做大做强。
其二,加快银行服务创新社会进程,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和动力,不满足现状,不为短期利益所惑,关注和紧跟世界银行发展最新潮流,贴近社会与市场需求脉搏,使中国银行业立于世界银行之林,为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做出贡献。
|
|
编辑:系统管理员 | |
|
|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