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 916 6666 投诉渠道 本站支持IPv6

深入实施“四大战略” 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近日,《中国金融新闻网》报道了《宁波通商银行: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一文,着重报道了作为新生的小型城商行,我行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定走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以三年规划及2030年远景目标为引领,有序推进提质量、上台阶、奔目标“三步走”发展蓝图,着力实施聚焦主业、错位竞争、数字融合、精益治理“四大战略”,加快高美誉度的专业“心”银行建设。

  作为新生的小型城商行,宁波通商银行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定走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以三年规划及2030年远景目标为引领,有序推进提质量、上台阶、奔目标“三步走”发展蓝图,着力实施聚焦主业、错位竞争、数字融合、精益治理“四大战略”,加快高美誉度的专业“心”银行建设。“五三”规划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大力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围绕本行“上台阶”目标主线,加强“通民心 商行行”党建品牌建设,突出“两基”管理和“双效”提升,聚焦“三金”战略业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努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加速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全面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主要经营指标均超规划进度,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经营规模合理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5年6月末,业务规模合理增长,信贷占比稳步提升。全行总资产1880亿元,较规划期初增长21.14%;各项存款余额1243亿元,较规划期初增长27.78%;各项贷款余额988亿元,较规划期初增长33.57%,信贷资产占比较规划期初提升5个百分点。收益回报稳定提升,收入结构调整显著。2024年,营业收入38.1亿元,净利润13.6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1.18%;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9亿元,净利润8.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6.46%。资产质量保持良好,风控能力持续增强。6月末,全行不良贷款率0.81%;拨备覆盖率311.07%;资本充足率13.22%。品牌影响持续扩大,机构排名不断前移。2025年《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排名第604位,较上年前移16位;2024年中银协“陀螺”综合评价城商行序列排名第23名,较上年前移10个位次。

    聚焦主业,坚定落实“三服务”宗旨定位。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细化政治监督,坚定落实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部署,全力落实各级监管机构的工作要求。坚持城商行“三服务”定位,坚持立足地方强化特色化经营,发挥“勤快专”比较优势,引领全行特色经营和稳健提升的正确发展方向,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围绕主责主业加强机构布局,面向长三角的甬沪杭绍四地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宁波奉化支行、绍兴越城支行、杭州临安支行等基层机构有序开业,机构布局进一步完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深化“做深一大”策略,主动对接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通过贷款、投债、撮合、供应链等多种方式,推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张表”项目落地,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坚持服务中小企业,通过“三金”业务带动、完善“愿贷能贷敢贷”长效机制等综合施策,推动监管高质量发展指标执行良好。6月末,中小微贷款余额274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2.9亿元,较规划期初增长25.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9.5亿元,较规划期初增长63.4%。坚持服务新发展理念,积极支持绿色发展,持续参与宁波市与亚开行的绿色低碳合作,率先完成全市首批亚行项目落地投放,全行多措并举提升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推动业务规模增长和占比持续上升。

    错位竞争,全力驱动“三金”融合发展。

  坚定特色化发展路径,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做实园区金融、做大供应链金融、做稳科创金融”的“三金”融合发展策略,精准定位市场和产品创新,持续加大专业队伍建设和风控理念创新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战略业务占比稳步提升,市场辨识度显著增强,逐步形成通商特色品牌,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园区金融深耕地方,将重点园区作为重要阵地,实施“一园一策”差异化服务,加强全流程线上化产品优化,完善“1+1+2”队伍和普惠专营团队建设,提升客户体验和业务效率,带动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等业务发展。6月末,园区金融授信余额217.9亿元,较规划期初增长59%。供应链金融提质扩面,围绕“四大行业、八大产业集群”布局,深化客户体系建设,深耕核心企业客户,聚焦多级流转、订单融资等重点产品,深化“尖兵营”培训成果转化应用,完善供应链金融管理架构,加强供应链系统科技赋能,扎实推进“一大一小”建设和迭代优化,持续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增量提质。6月末,供应链金融授信余额145.9亿元,较规划期初增长31.4%。科创金融稳健推进,围绕区域科技布局和新兴产业发展,坚持信贷和投贷双模驱动,强化外部政策资源转化应用,建设孵化基地打造生态聚合平台,持续深化“四专机制”,构建完善差异化产品体系,打造特色化服务模式,全力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6月末,全行科创金融贷款余额50.6亿元,较规划期初增长53.9%。

    数字融合,完善增强“332N”架构支撑。

  坚持科技兴行,持续丰富“332N”五层架构,做到架构和系统的同步建设,着力推进数据架构健全、安全架构搭建以及重点系统优化,打造体系化、数字化、精细化的科技治理能力。数据架构持续完善,推进指标体系与模型管理两大支柱建设,实现模型与规则全生命周期流程线上化,积极探索数据服务新模式、新方法,扩展大数据平台服务范围,支撑经营决策和业务创新。安全架构初步成型,强化自主安全能力和数据分类管理,持续深化数字赋能风控,全面提升风控模型建设与应用能力,完善模型管理体系,推进风险数据治理,拓宽风险数据维度与深度,优化系统功能与数据质量,深化多场景融合应用,为数字风控提供坚实支撑。系统建设迈上台阶,具有标志性的信贷管理系统改造提升及供应链融合等重点项目和自营系统圆满完成,提高监管报表自动化水平,增强信息系统自主掌控力。科技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优化组织架构与决策机制,加快科技人才输出,推动业务部门数字化转型,加强战略业务的系统支撑,通过《白皮书》《云课堂》等方式,将“332N”架构内涵系统全面传导全行。推动数字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深化科技与业务的有机结合,以科技和数据双轮驱动,显著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全面支撑核心业务发展,显著提升信息科技价值,助力推动经营管理质效上台阶。

    精益治理,有序实施“两基双效”提升。

  加强“通民心 商行行”党建品牌建设,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架构,把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各环节全过程,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充分发挥,保持清廉通商氛围和风清气正生态。开展“党建引领深化年”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度融入经营发展全过程,纵深推进党建强化管理、提升经营。实施“五大专班”机制,行领导牵头引领中长期发展,推动各级班子加强统筹谋划、引领表率和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员工凝聚力、执行力、冲击力、支撑力,凝聚全行强大奋进合力。一体推进“引育用管”队伍建设,人才引进精准发力,后备梯队储备加强,培训体系全面优化,大力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着力提升基层机构竞争力。加强新一轮“两基”管理,围绕“2324”目标,聚焦突出问题,做到点线面结合、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双效”提升专项行动,聚焦作风建设,梳理查摆问题,分层压实责任,有序推进整改,实现效益效率双提升。资本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落实资本新规等监管要求,围绕规范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目标,全力扩充内生外延资本来源,推进资产、负债和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资本回报率稳步提升。推进大运营体系2.0建设,坚持“优客户体验、提运营效率”,完善服务“三融合”和运营“三集中”模式,着力运营深度广度和体系,持续提升全渠道客户体验,打造差异化服务优势。精准实施“一行一策”,纵横双向提升风控专业水平,持续完善“三位一体”大风险体系,着力四大风险管控精准施治,构建全员风险管理体系,深化数字风控能力建设,精细打磨管理系统工具,运行安全和韧性巩固增强。